葱地种蝇如何防治

时间:2021-08-02 编辑:Georg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葱,别名青葱、大葱、叶葱、胡葱、葱仔、菜伯、水葱、和事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现农技之家网将葱地种蝇如何防治介绍如下。

葱地种蝇如何防治

葱地种蝇如何防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5~6毫米,翅展12.0~12.5毫米。前翅基背毛极短小,腹部扁平,长椭圆形,灰黄色。雄虫复眼在单眼三角区的前方处很接近,雌虫复眼间距较宽,中足胫节的外上方有二根刚毛,后足胫节的内下方中央(约为全胫节长的1/3~1/2部分)具有成列稀疏而大致等长的短毛。

卵:长椭圆形,长径约1毫米,白色。

幼虫;蛆状,成熟幼虫体长9~l0毫米,乳白色。腹部尾节有7对突起,均不分叉,第1对高于第2对,第6对显着大于第5对。

蛹:纺锤形,长6~7毫米,红褐色至暗褐色。

葱地种蝇如何防治

发生特点

葱地种蝇年发生世代东北2~3代,华北3~4代,世代明显重叠。以滞育蛹及少量幼虫在葱、蒜等根际附近5~10厘米深处越冬,成虫在温室里也可越冬。翌年4~6月越冬蛹羽化为成虫。东北地区葱蝇第1代5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2代6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3代幼虫7月下旬至10月中旬。山东第1代幼虫发生盛期5月上、中旬;第2代幼虫发生盛期6月上、中旬;第3代幼虫发生盛期10月上、中旬。

成虫以晴天9~15时最活泼,晚上不活动,刮风和阴雨天活动减少,对未腐熟的粪肥有明显的趋性,交尾大多在9~10时进行。幼虫有强烈的背光性和趋腐性,喜潮湿,常在土面下活动,且能转主危害。卵成堆产在葱叶、鳞茎等的基部和周围1厘米深的表土中,或产于刚出土芽鞘附近的土缝中和鞘叶缝内,每头雌虫平均产卵20.5粒。孵化的幼虫蛀入葱蒜等的鳞茎内取食,常常群集危害,轻者鳞茎(蒜头)畸形突出或蒜瓣(葱瓣)裂开,重者鳞茎(蒜头)被蛀成孔洞,引起腐烂发臭,叶片枯黄,植株逐渐凋萎,甚至成片死亡,老熟幼虫在被害株周围的土中化蛹。

葱地种蝇如何防治

防治要点

①防治策略:狠治第一代和第五代,控制第二代,并采取雨前突击用药的方法,以确保防治效果。

②药剂防治:成虫可在各代成虫的羽化高峰期喷药,药剂可选用2.5%敌杀死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2.5%天诺一号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10%歼灭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48%乐斯本1 000倍液等喷雾。杀灭地下幼虫可亩用5%紫丹颗粒剂1.5~3.0千克,或3%护地净颗粒剂3.0~4.0千克,或3%地正丹颗粒剂3.0~4.0千克在近根际条施或点施;也可选用40%毒死蜱乳油每亩200毫升兑水100~150千克,浇灌或用粗喷片喷淋。

以上就是葱地种蝇如何防治的介绍了,如果想了解更多,欢迎大家到农技之家网查询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