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龟背天牛的形态特征 危害症状 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

时间:2024-04-12 编辑:Bess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龟背天牛是荔枝生长期间出现的一种虫害,在各种植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本文为大家总结了荔枝龟背天牛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供农户们参考。

荔枝龟背天牛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 ~ 35mm,体背具黑色和虎皮色的绒毛斑纹。头部和腹面及足均生稀疏的黑色绒毛;触角一、二节具黑色绒毛,第三节端部生有长的黑色簇毛,自第三节起呈现火黄色。每个鞘翅上具黑黄色相间的条纹,构成龟壳状,故名龟背天牛。

卵:长椭圆形,长4.5mm,白色或黄色。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60mm左右,扁圆筒形,乳白色。前足退化,而代之以各体节腹、背上有移动器。全体均被稀疏细长毛,前胸背板黄褐色,后半部具深褐色“山”字形盾状隆起。

蛹:为乳白色裸蛹,近羽化时黑色。

危害症状:

成虫咬食荔枝当年的枝梢皮层呈环剥状,造成树冠上大量枯梢。幼虫钻蛀枝干木质部形成扁筒形纵向坑道,影响水分和营养的运输,削弱树势,严重时可导致整株树枯死。

生活习性:

广东、广西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荔枝等枝干内越冬。从6月上旬至11月下旬,田间均可见到成虫,7 ~ 9月最多。成虫羽化后先在荔枝的嫩梢皮层取食,嫩梢枯死。卵多产于枝干或枝桠杈口的皮层下,单个散产。卵期10d左右。初孵幼虫先在树皮下蛀食,后逐渐蛀入枝干的木质部,形成扁圆形纵向蛀道。幼虫从上向下蛀害。老熟幼虫在蛀道的宽敞处用分泌物和粪便堵住两头作茧室化蛹。

荔枝龟背天牛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结合果园管理,发现有虫枝条及时剪除并烧毁,发现树皮有虫卵或初孵幼虫及时用小刀剔除消灭,发现新钻蛀的幼虫及时用小铁丝钩杀幼虫,发现有成虫则随时捕杀。

(2)人工防治:在成虫羽化盛期、产卵前的7月,利用其假死性突然摇动树枝使其落地并及时捕捉。

(3)药剂防治:幼虫蛀入木质部以后,可见新鲜虫粪排出,及时检查蛀道口,往洞孔内注射48%毒死蜱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等药剂的10倍煤油或柴油稀释液,然后用棉花或黏土封住洞口;或用小棉团蘸48%毒死蜱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原液塞进蛀道,再用黄泥土封堵洞口。

    标签: 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