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服饰文化 布依族服饰特点,来历及区别

时间:2021-06-10 09:20:15 编辑:Berg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好的染缸只需要三风,不好的染缸,则要染四风,才可“上药”。“上药”是取野糖梨树皮和红籽刺皮加清水熬成紫红色的水汁,把已染上色的布放于紫红色汁中浸染,取出晒干,再次下染缸进行浸染,同样每天取放三次。三天后,经过最后一次冲洗,晒干后,即成理想的青布。染青布的工序有以上三道,缺一不可,尤其是“上药”就跟冲洗相片时定影和上光一样重要。

  刺绣,布依语称为“谷绣”,是贞丰布依族又一传统纺织工艺。刺绣是布依族女孩必须学会的手艺,布依男青年往往以此作为选择配偶的重要标准之一,更是妇女显示其才能聪明灵巧、富于创造的具体体现。刺绣一般都是将图纸剪贴在绸缎上进行。种类有“贵高作”、“贵杂玛母”、“贵独粑”、“贵银钩”、“万字海”、“银钩闹老”等几十种。

图案多为房舍楼阁、鱼虾龙蛇、河流船帆、飞禽走兽、花草林木、山水田园等,也有人物描画和传说中的神话故事,整个图面精细别致、古朴典雅。刺绣可用作服饰、帐檐门帘、桌布、被面、背带、头帕、荷包、挂包、鞋面、手帕等装饰。

  纺织,将备好的花条系在纺纱机上摇、拉成锭,把线锭回成线圈,脱下线圈用清水浸湿后,再放入白米浆中煮二小时左右,然后取出挂于长竹竿上风干。这样上浆的目的,是使棉线增强拉力和挺度。线风干以后,就拿套在线架上回裹在滚筒上成线锭,再把线锭一个一个排列在线架上进行牵引。要做多长多宽的布,牵引时,根据纱锭多少和棉线根数来决定。

牵引的这些线都是经线,经线的多少决定布的宽窄和厚薄,经线历来都是偶数线头,不要单数,这是筘门固定好了的。竹筘中有360、384、408、432、456、480根线头几种规格。选定筘门后,就把经线一根一根地进行钻筘上帘,随即将全部经线裹在滚轴上,然后装机纺织。

  编布用木质结构织布机。在编织过程中,除平板白布是使用单梭、双帘、双踏板外,其余各种花布要用四把梭子、八匹经线八个踏板。编织花格布时,四把梭子各装上所需颜色的纬线摆在面前,编织者根据花纹图案的需要,更换梭子,两脚按一定的顺序蹬踩踏板,使经线张开所需的纬口,梭子从中来回有节奏地钻行,手脚要协调,动作要敏捷熟练自如,编成的布才紧密平整,花纹有条不紊,工艺才过关。

  蜡染,蜡染的花纹图案多为花草或几何图形,常见的有蕨菜花、团花、小花、牵牛花、喇叭花、漩涡、花辩、锯齿、三角、方格、菱形、太阳、水波、龙凤、鸳鸯、野鹿、双寿双喜等。这些花纹图案中,有同形组合成花,多形组合成体;有的花上套花,花中显花,方圆并蓄,蜡染布多用于妇女服饰上,或用作床单、被面、帐檐等。

  布依族男子服饰在历史上演变较快,式样比女装简单,制作费工少,朴素简便。其样式有长衫和对襟衣两种。长衫有蓝、黑、白三种,均为宽襟右侧开扣,白色长衫为孝服。男式的对襟衣均为胸前排扣,裤子为大吊裆,裤脚直筒,裤口宽八、九寸。老年人、成年人根据季节、环境不同或包蓝黑花格帕或包青帕或包白帕。老年人大多头缠头帕,上身穿青或灰长衫,下穿蓝或青吊裆直筒裤,脚穿布鞋或胶(皮)鞋。而成年人的打扮则是头裹蓝黑花帕,上穿蓝或灰对襟衣,下穿吊裆直筒裤或现代流行裤,脚穿毛边布鞋、胶鞋或皮鞋。

  布依族妇女服饰,因居住的环境气候不同,服饰也不尽相同,较有代表性的是居住在贞丰县珉谷、者相、北盘江、长田、挽澜等乡镇布依村寨的布依妇女服饰。其装束是:婚前发辫绕头,婚后结发髻,罩上马尾编成的网套、扎银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