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茎线虫病的危害症状 传播途径及防治技术

时间:2022-05-29 编辑:Dinah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红薯茎线虫病是红薯生产中出现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了红薯的品质和产量。近年来,其危害程度逐年加重,病田红薯产量一般减少30%左右,重者可达40%,甚至全田绝收。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红薯茎线虫病的危害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技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防治该病。

红薯茎线虫病的危害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技术

1、危害症状

红薯茎线虫病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主要危害薯块,其次是薯苗和薯蔓,还可以在窖藏期引起烂窖,育苗时导致烂床,一般对薯蔓伸长和薯块发育无明显影响。病薯症状分为糠心型和裂皮型。

糠心型 由薯苗和种薯带病,由薯块顶部发病逐渐向下部或四周发展,先是块根纵剖面内部呈棉絮状白色糠道,后期形成褐色糠道,俗称“糠心”、“糠瓤”。这种薯块内部虽已毁坏,但外表无变化,只是重量大为减轻,用手指弹有空响。

裂皮型 线虫用口针刺破外表皮,进入块根内部危害,初期症状肉眼不易看出,开始外皮褪色,不久变青,有的稍有凹陷,有的有小裂口,皮下组织变褐发软,内呈褐白相间的干腐。在当地主要以糠心型为主,也有两种类型混合发生。

2、主要传播途径

多年重茬使线虫在土壤里大量积累;贮藏时好薯、病薯相互接触;病薯混入育苗侵染发病;用病薯、病蔓沤肥或喂猪,再将其粪肥施入地里;浇水、人畜和农具携带传播。

红薯茎线虫病的危害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技术

3、综合防治技术

红薯茎线虫病是由一种寄生性茎线虫侵染引起的。该病原线虫为细长的蠕虫状,虫体两端稍尖,长度0.9~1.45毫米,成虫、幼虫、卵能在薯块内越冬,成虫、幼虫亦可以在土壤、粪肥中越冬,该虫不耐高温,浸入50℃温水中10分钟即可死亡98%。该虫喜潮湿,耐低温,在-15℃温度条件下停止活动,但不死亡;该虫耐干燥,在极干燥环境条件下可存活1年。因此,要想根除该虫比较困难。要防治红薯茎线虫病,可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3.1 实行轮作种植

对红薯茎线虫病危害程度严重的薯田,可实行轮作,种植耐旱、耐瘠、适应性广、抗线虫病的谷子、高梁、油菜等作物。也可退耕还果、还草,发展林果业或畜牧养殖业。

3.2 建立无病留种田

红薯茎线虫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靠病薯、病秧。因此,要选择没有栽种过红薯的田块留种,并采用无病土育苗方法,繁育薯苗,最好种植脱毒薯苗,切断其薯苗传播途径。同时,还要将薯田收刨过程中的病薯、病秧拾净带出田外集中烧掉。

3.3 不施带病虫的粪肥

带病虫的粪肥也是传播线虫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农家积造的坑肥,常将病残薯块丢入坑池堆沤,造成粪肥内线虫大量积累,通过施肥进行传播。

3.4 改进种植技术

红薯茎线虫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5℃,采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可有效地提高地温、减少红薯茎线虫病的发生,从而大幅提高红薯产量,是防治红薯茎线虫病的有效方法。

3.5 药剂防治

防治红薯茎线虫病的农药有甲基异柳磷、呋喃丹、辛硫磷等,以甲基异柳磷的防效较好,其它几种农药防治不稳定。最好几种农药交替使用,每种农药使用最多不超过2年。具体使用方法:在栽植红薯苗时,每667平方米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300克对水750千克左右,每穴浇药液0.25千克,或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667平方米1.5~2千克施于栽插穴内,或用50%辛硫磷乳油稀释300倍,将薯苗根部立于药液中,淹没根部3~4厘米停10分钟后插栽。

    标签: 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