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草地螟症状识别 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时间:2021-07-24 编辑:Juli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草地螟别名甜菜网螟、黄绿条螟,草地螟分布范围广,在欧、亚、北美草原及接近草原地带的南部发生严重。我国主要分布区是东北、西北、华北、江苏、西藏等地。本文为大家详细总结了大豆草地螟症状识别、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供大家参考。

大豆草地螟症状识别、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1、草地螟为害症状及识别

初孵幼虫取食叶肉,残留表皮;二三龄幼虫多群集心叶内危害,通常在三龄开始结网,一般3~4头结一个网,也有7~8头结一个网;四龄末至五龄常常单虫结网为害。成虫白天潜伏在叶背和杂草中,日落后开始在葱地、草丛等蜜源植物上取食花蜜。大发生年份,四五龄幼虫进入暴食阶段,可使甜菜、大豆及其他作物叶片下表皮和叶肉全部被吃光,只剩下上表皮和叶脉。天气干旱时,整个植株枯死。如食物缺乏,即可成群迁移,继续扩散为害,造成灾害面积的扩大。

草地螟成虫体长8~10mm,淡褐色小型蛾,前翅中央近前缘处有一黄褐色斑纹。卵多散产在灰菜、猪毛菜及作物的叶背或茎秆上,初产乳白色,逐渐变为浅褐色。幼虫分为5个龄期,1龄头宽0.25~0.3mm,体长1.5~2.5mm,身体亮绿色;2龄头宽0.3--0.5mm,体长3~5.5mm,身体暗绿色,并具多行黑色刺瘤;3龄头宽0.55--0.75mm,体长8~10mm,身体暗褐或深灰色;4龄头宽约1mm,体长10--12mm,体暗黑或暗绿色;末龄头宽1.25~1.5mm,体长19--25mm,体灰绿至黑色,头部黑色,体躯有明显褐色背线,两侧有黄绿色线条,分列在背线两侧。

2、草地螟的生活史和发生规律

2.1 草地螟的生活史

草地螟一个世代包括成虫、卵、幼虫、蛹四个虫态。它在不同年度、不同地域间发生代数不同,我国每年可发生1~4代。草地螟以老龄幼虫作茧,在5~7cm土层下越冬,茧丝质袋状,长2~5cm,直径3--4mm,中部略粗,一般在土质坚硬处结茧较短,反之,结茧较长。茧外面黏有细土或细沙粒,外观颜色与结茧处的土壤颜色一致。茧垂直于土壤表层,羽化口与地面平行,状似小的枯草棍。第二年春季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羽化出成虫。每只草地螟雌蛾可产200粒卵,多为散产,卵椭圆形,长0.8~1.0mm,宽0.4--0.5mm,初产时乳白色,有光泽,后变黄色,近孵化时为黑色。3~5d后卵可孵化出小幼虫,刚刚孵化出的幼虫非常小,一般经6~7d达到3龄,温度高的年份1d可通过1龄。老龄幼虫钻入土内作茧,直立在5~7cm土层中,约1个月后再次羽化出成虫,继续繁殖下一代。

2.2 苹地螟发生规律

草地螟以老熟幼虫作茧在表土层内越冬,翌年春季化蛹羽化。在东北、华北一般每年发生2代,第1代为害重,在黑龙江省5月中下旬开始出现越冬代成虫,6月上、中旬为成虫盛发期。成虫产卵前期4--5d。第1代卵发生于6月上旬至7月下旬,卵期4~6d。第1代幼虫发生于6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严重危害期。在轻发生年,幼虫仅为害杂草。大发生年幼虫开始为害杂草,以后迁移到作物上为害。第2代幼虫于8月上旬至9月下旬发生,一般危害不大,陆续入土越冬。成虫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喜产卵于灰菜等藜科阔叶植物近地面处茎叶上,每蛾产卵约数十粒至百余粒不等。春季成虫较多,在温度偏高20~26℃、湿度中等(相对湿度50%~80%)、自然界蜜源植物丰盛的年份,常导致第1代幼虫大发生。越冬代成虫基数对翌年第1代幼虫发生量影响非常大。

大豆草地螟症状识别、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3、草地螟的综合防治

草地螟的发生和为害程度与气候条件、虫源基数、田间杂草情况关系密切,因此应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

3.1 诱捕成虫

利用成虫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有条件的地区可及时在田间架设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或控黑、绿双管灯等进行诱杀。高压汞灯或黑光灯等其它诱虫灯进行成虫诱杀,以达到“杀母抑子”的作用。

3.2 清除田间杂草、挖隔离带

加快旱田铲趟进度,除净大草控制草荒,减少田间落卵量,减少早期孵化幼虫的食料,以降低幼虫密度,减轻危害。在农牧混交区,可提前在农田周围挖沟和打防虫带,以阻止草地螟幼虫大量迁入农田。

3.3 耕翻土地等农业措施

在草地螟集中越冬场所,采取秋翻、春耕办法,通过机械杀伤和土块压伤越冬害虫,增加越冬幼虫死亡率,减轻来年危害程度。通过中耕培土、灌水等农业措施,使幼虫大量死亡,可减轻害虫发生程度。

3.4 药剂防治

随时进行田间调查,发现草地螟幼虫数量达到防治指标,即每百株大豆有30~50头幼虫时,需进行药剂防治,要在大部分幼虫在3龄(即幼虫长度5~10mm,结网前)立即进行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30ml/6672;25%辉丰快克20--30ml/6672;25%快杀灵20~30ml/6672;2.5%绿色功夫20ml/6672。同时加入小叶敌植物营养液30~50ml/6672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天丰素3~5ml/6672,以增强农作物的恢复能力。

3.5 生物防治

据报道草地螟的寄生蜂和寄生蝇有70余种,生产上可采用赤眼蜂灭卵,在成虫产卵盛期,每隔5~6d放蜂1次,共2~3次,放蜂量5~30头/h2,防治效果可达70%~80%。

    标签: 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