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时间:2024-02-15 编辑:Juli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在防治上应采用保护无病区,消灭零星病区,控制轻病区,改造重病区的策略,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危害。

  (一)保护无病区

  1实现严格检疫制度,杜绝病害从各种途径传入。

  包括严格禁止从病区调种,不从病区调运棉籽饼(冷榨)。在此项措施中,特别注意做产地检疫,确保种子不带菌。

  2 选用无病种子并进行种子消毒。

  浓硫酸脱绒,抗菌剂“402”2000倍热液闷浸,用0.3%多菌灵胶悬剂浸种10-14小时,即可达到完全消毒。包衣种子由于包衣剂中含有多种杀菌药剂及农药,也可有效的杀死病源菌,预防病害大发生。

  (二)消灭零星病区

  新发病区应先在发病盛期普查,插杆标记,于收获后或生长季节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方法是:单株病点一米见方四周培土,用50%的棉隆可湿性粉剂140克加水45公斤稀释后浇灌,药剂渗下后再盖一层表土。结合灌溉可掺入高锰酸钾等药剂,对杀灭病菌有一定的效果

  注意问题:对病株要拔除烧掉。

  (三)控制轻病区

  (病株率在5%以下,并有多个小发病中心,平均每亩不超过200株)轻病区应以轮作为主,采用棉花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4年(也可与其它经济作物轮作)。都可以有效压低土壤菌源,起到防病效果。尤其提倡水稻轮作,防病效果明显。在轮作基础上,同时采用抗病良种,施净肥,清除病残株等措施,不使病原菌扩展蔓延。

  (四)改造重病区

  重病区发病点多,较普遍。应采用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措施。

  1 种植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病夺高产的根本途径。中植棉2号、农大156、冀丰106、冀杂566、冀1286等抗性比较好

  2、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目的有两个,即减少病菌传播和提高植株抗性。具体做法:一是冬闲时期及时清除棉花地的棉柴、杂草及地面的剩余棉花残枝叶,防止病菌传播;二是秋耕深翻,把表层病菌翻到深层,病残体深埋地下,发酵分解,减轻发病。三是加强中耕,提高土壤通透性,尤其雨后及时中耕松土,散墒降湿,可降低病害发生。四是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实行氮磷钾配方施肥,增强棉花抗病能力,减轻危害。同时根据棉花长势,进行叶面喷肥,尤其避免后期出现脱肥现象;五是合理密植,严格防止棉株过密,影响通风透光,并及时整枝、化控,提高棉株抗逆性;六是拔除病株清除病残对病株残体,带到田外烧掉,不要作积肥材料。

  3 药剂防治

  枯萎病的高发期是在棉花现蕾前后,一般在6月中下旬,若此时降雨量大,有利于枯萎病的大面积流行,因此在6月上旬就应该用药防治。黄萎病的高发期是在棉花花铃期,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因此在7月中旬(若之前有大雨,雨后应立即进行防治)就应该用药防治。一般药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克黄枯、枯黄基因素、棉花三清等,并加营养调节剂如:磷酸二氢钾、硼锌肥、天丰素、鱼蛋白等,每次喷药间隔5-7天,连喷2-3遍,可有效预防两种病害的发生流行。重病地块用菌绝灌根或用12.5%速效治萎灵兑水50倍,穴施,苗期或发病初期灌根。

    标签: 病区 轮作 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