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龙夫妇:“闻鸡起舞” 致富路宽

时间:2023-08-29 编辑:Bess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家住晴隆县光照镇孟寨村的徐海龙夫妻因为一个共同的身份——“鸡司令”,夫妻俩共同唱响致富小康曲……

  2004年初,从贵州省畜牧学校毕业,在外打拼3年的徐海龙,在饱尝找工作的不易后,决心回到家乡晴隆县光照镇孟寨村寻找致富门路。回家不久,他结识了同村姑娘李志彩。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交流,他俩发觉彼此志同道合,都愿意在农村发展产业致富。当年“五四”青年节,两个80后男女青年喜结良缘,成家创业。

  之前,徐海龙在读书时,在安顺市一家养鸡场实习期间,偷师学艺,系统掌握了一套养鸡技术。他们村里的鸡都是零星放养,因此,他决定发展规模养鸡业,他的想法得到妻子的支持。说干就干,夫妻俩投入平时和结婚积攒的4万元,开始创业之路。考察、租地、建基地、购买材料、引种。2007年5月,他们从广西南宁林六孵化场引进2000羽雏鸡,夫妇俩创办了光照镇大发生态养殖场。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底,正当夫妻俩喜悦地盘算着在过年前后如何把成鸡卖个好价时,一场50年来最为严重的凝冻灾害袭来,不到10天时间,5000余羽成鸡冻死了近4000羽,无情的自然灾害将夫妻俩的美梦击得粉粹,他俩痛不欲生。遭遇人生的一大挫折后,夫妻俩愈挫愈勇。2013年9月,他俩通过自筹、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38万元,在孟寨村一个叫梧桐树的小山脚,租地近50亩,引进7000只雏鸡,搞林下生态养鸡,重新编织创业梦。

  这一次,他们总结上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注意疫病防治。低海拔的孟寨村连春天都热得任性,夏天愈发闷热,鸡粪刺鼻熏天的臭味让人难受,可夫妻俩从不叫苦喊累,每天“闻鸡起舞”,送水喂食,喂药防疫,精心呵护着“宝贝”似的鸡群。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养殖场里,等待出栏的成鸡有近6000多羽,此外,孵化室里,还有刚孵化脱壳不久的3000余羽毛茸茸的本地雏鸡,隔壁几间“鸡房”里,还有没几天就将放归林下的5000余羽小鸡,密密麻麻地挤在栏里,正在觅食。

  在养殖场的一块开阔地上,徐海龙喜滋滋地给记者算起了收入账,养殖场每个月销售成鸡6000羽,平均每只售价25元,每月毛收入15万元,除去各类支出,纯收入8—9万元。为了节省开支,养殖场实行循环养殖,自己孵化雏鸡。每当成鸡出售时,看到艰苦创业赚来的红彤彤的钞票,夫妻俩为自己的付出终有回报乐得合不拢嘴。

  他妻子李志彩手指徐海龙微笑着说:“我们有专业‘人才’,有资源,既然要干就干好,让大家知道,规模化、集约化养鸡,能尽快致富。”

  “下一步,要扩大土鸡养殖规模,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一起干。”徐海龙心里早有打算,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他要帮助村民走上养殖致富路。

    标签: 夫妻俩 雏鸡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