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汤阴县:农事“三变”促增收

时间:2023-03-06 编辑:Eva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又是一年春种时节,走在汤阴县韩庄镇的田间道旁,处处可以感受到传统的农业种植习惯和模式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质优价廉的农资、先进的管理技术、多样的种养模式走进寻常农家,农民们满怀信心地忙碌着新一年的收获。

  “技术把式”变身“农资导购”

  在韩庄镇农资门市部,大黄村村民郑小军来到玉米种子销售柜台前,放心地挑选着优质种子,“农资导购员”秦玉山在帮他选择优良品种。在韩庄镇,像秦玉山这样的“农资导购员”已有30多人。

  以往由于常有假劣农资产品在市场上鱼目混珠,使得农民在购买种子、农资时提心吊胆,农资选购成了一件难事。近年,该镇推行了“农资导购员”制度,并向农民发放了大量印有联系电话、举报方式的“农资选购联系卡”。“农资导购员”主要由农技部门抽调的骨干技术人员担任。同时,还在全镇开展了“农资义务导购员”选拔活动,凡具有相关知识的农民都可以报名参加选拔,经过镇里组织的统一技术培训,就可具备上岗资格,这些原来村里的“技术把式”成了农民争抢的红人。

  “经验种田”变身“科技种田”

  刚吃过晚饭,韩庄村村民陈伟林就拿着圆珠笔和笔记本急匆匆地来到该村的党员现代远程教育播放室,认真记录着有关黄瓜、西红柿、芦笋等种植知识及供求信息。

  “前些年,由于没有认识到科技种田的重要性,在庄稼地里虽然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却得不到好收成。村里有了远程教育网络后,想学什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点餐’,还能与农业专家在线交流。我就是从这里学到了黄瓜选种、管理、治虫、防害等技术,今年,我那一棚黄瓜长势很好,预计能收入3万元钱。”像陈伟林这样的村民在该村还有很多,不到10分钟时间,就有50多名村民前来学习、记录……

  春回大地,与往年农民们靠自己的经验种田不同的是,今年在韩庄镇的乡村让人感受到刮起一股浓郁的“科技春风”。为把农业科技知识最大限度地推广到农民当中去,韩庄镇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积极组织村民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及时学习农业政策和科学技术等,并通过网络互动,邀请农业专家在线解答农民群众的询问。

  “平面种植”变成“立体种养”

  近年,韩庄镇充分利用森林景观等资源发展种植、生态旅游等产业,把昔日的荒山坡变成了花果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在韩庄镇南张贾村滨河生态农庄里,工人正在软籽石榴园里平整土地、浇水施肥,为下一步套种紫薯作准备。

  “软籽石榴生长期有3年,这100亩的软籽石榴净投入要100多万元。按传统单一的种植模式,3年里一分钱收入都没有,还要投入人工、农家肥等。现在搞林下经济,光是种紫薯再加工成粉面、粉条,一年就收入30多万元。过去,以为搞林果业就是种好树,结果把原来在外面赚的钱全垫进去还不够。现在,有了政府引导,才发现山上山下都是摇钱树,林上林下都是聚宝盆。”滨河农庄负责人程继伟高兴地说。

  在韩庄镇,千百年来沿袭下来的“平面单样”种植模式,在这里被一个个奇迹不断刷新着。大棚里黄瓜套种丝瓜,西红柿套种四季豆;林下养殖山鸡,套种紫薯……比以往单纯的种植农作物,每亩可增加收入5000元以上。土地面积没有增加,效益却显著增长。韩庄镇通过发展“立体种养”的林下经济,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标签: 农资 林下 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