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之花在泥土做底色的人生中绽放

时间:2022-11-16 编辑:Juli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理想之花在泥土做底色的人生中绽放

图为:韩俊文在检查青稞长势

  ——记噶尔县农牧局副局长、农牧专业技术人员韩俊文

  在清凉的夏季,走过219国道的人,都会在昆莎机场的东面,看到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绿,隐约还能闻到淡淡的花香。寻香而望,这就是位于阿里地区噶尔县昆莎乡的科技示范基地。基地里,一位脸庞黑黑的、眼睛小小的,一身劳动服、一双旧胶鞋,整日里踱着方步的人走在田间地头。就是这个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人,在海拔4300米的高原地带成功种植出紫花苜蓿,在高原戈壁铸就了一片绿洲,为牧业发展、牧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他就是噶尔县农牧局副局长、农牧专业科技人员韩俊文。

  韩俊文,原是陕西省靖边县的农技人员,家乡已是“西部百强县”,生活还算富足。2005年初到阿里时,他饱受高寒缺氧的煎熬,每月只能搭乘农用车到狮泉河镇洗一次澡,“从小到大没受过的苦都在这里受了。”如今,韩俊文毅然办理了调动手续,还把爱人也接了过来,决心留在阿里地区工作直到退休。紫花苜蓿缘何能在高原种植成功?是什么让他对高原种草有如此的情感?又是什么让他对阿里一往情深?

  脸朝黄土护新苗

  2004年陕西第四批援藏干部提出在噶尔县开展人工种草工作。为了帮助阿里群众尽快脱贫致富,作为一名农技人员,韩俊文毅然接下了这个连自己都心里没底的任务。

  万事开头难,人工种草项目实施之初,启动资金只有50万元,没有种子,没有农具,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为了选到适应性强、质量好的种子,韩俊文跑遍了靖边县所有的种子销售点,亲自考察、亲自选种,并把种子、农具等物资千里迢迢运到阿里。

  当他满怀希望来到阿里后,看到的却是光秃秃的山,光秃秃的地。其时是4月,内地已经是满眼的绿色,可这里一片荒凉,他的心就像4月的阿里一样,天气刚刚热了一点又凉了下来。“既然来了,就不能打退堂鼓,环境艰苦更应该干出点名堂来。”韩俊文看着眼前的一片沙土,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

  人工种草地点选在水源较为便利的噶尔县昆莎乡。这里属高寒干旱地区,气候干燥寒冷。过分依赖天然草场、完全靠天吃饭是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韩俊文对当地的土壤、气候、生产等因素一一考察后,决定采取“广泛试种、重点培养”的方法。2005年共进行了林木、蔬菜、农作物、牧草4个大类25个品种试验,韩俊文对紫花苜蓿采用了覆膜和大田种植两种方式。

  这一年,韩俊文天不亮就起床,到地里测气温多高,看地上有没有结冰,观察各植物的长势如何。韩俊文有个笔记本,满满地记录下了一年里这些可爱的绿植的成长情况。

  在紫花苜蓿出苗时,覆膜的紫花苜蓿要人工一窝一窝地放苗,可刚放完苗的几天内,这些弱小的苗就干死了。韩俊文心急如焚,一连几天守候在紫花苜蓿苗前,用手拨弄土壤,观察种子播种深浅,对比查看每一颗苗的生长状况。几天下来,心细善思考的韩俊文发现了其中门道:如果土地平整不好,高的地方苗容易旱死,低的地方苗容易淹死;种得太浅苗扎不下根,种得太深苗出不来;浇水要是过猛种子会被冲走,浇得太少发芽时又没有充足水分;放苗早了容易被晒死,放晚了苗就会在覆膜里被捂死。经过观察,韩俊文总结了4条经验:土地要平整,播种要适中,灌水要平缓,放苗要适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下来,紫花苜蓿长势最好,适应性也强,是家畜的优良豆科牧草。2006年,紫花苜蓿被作为推广重点,一下种植了300亩,两年的试种和摸索,人工种草项目基本走上了正轨。

  心贴群众传技术

  “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依托,试验先行,示范推动,以户带村,辐射推进,以草奠基,立草为业。”在紫花苜蓿种植成功的基础上,噶尔县提出了开发农牧业试验示范项目的发展思路。

  要推广人工种草,首先要让农牧民群众掌握种植技术,县里决定让群众现场学习、实践学习、竞赛学习。这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谈起往事,韩俊文告诉记者刚开始时这门种植技术还受到过群众的“挑战”。

  在昆莎乡索多村种草时,韩俊文和村里一些人在水渠的修建方式上产生了分歧。村里年长的老人坚持主渠横向修,支渠由高到低修,说这样水可以顺畅流下,看上去似乎也有道理。而韩俊文刚好相反,主张主渠由高到低,支渠根据地势横向修,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地块都能灌到水。争论一时没有结论,群众也拿不定主意,大家有的按照传统方式,有的按照韩俊文说的就修了起来。结果传统的方法使水流顺势而下,根本无法浸到土壤深层,经过一番折腾,只好重新处理水渠。

  韩俊文的农牧技术得到了群众的认可,除了人工种草,青稞、蔬菜、奶牛养殖等工作他也承担起来。青稞生虫了、农机出了问题、蔬菜长得慢等等问题,群众经常来求教。对此,韩俊文随叫随到,热心帮助群众解决难题。有暂时解决不了的他牢记在心,回去翻看专业书、通过网络进行思考钻研,直到问题解决才肯罢休。

  群众都说:“只要他在基地里,我们心里就踏实了。”这个话不多、人不高,却把群众的事时刻装在心里的陕北汉子成了当地群众的贴心人、主心骨。

  肩担重任辟新路

  掐指算来,从2005年到现在,人工种草已经实施了9年多,基地从荒滩变成了绿洲,总种植面积达24600多亩,其中紫花苜蓿种植5520亩,基地一年可产鲜草11000多吨,可同时饲养200多头奶牛,而一头奶牛每年收益至少有3万元。

  想到这里,韩俊文仿佛看到了现代牧业的发展之路:如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人工种草,同时合理利用饲草资源,同步发展奶牛养殖、绒山羊养殖、绵羊短期育肥,加上产业链延伸,将会产生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样群众致富就有望了!

  韩俊文把自己的想法向上级汇报,大家一拍即合。2008年以来,噶尔县从日喀则引进170头奶牛,采用基地集中养殖与牧户分散养殖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成立了奶牛养殖协会,逐渐形成了“科技带头人+基地+农户”的牧业发展模式,为群众开辟了一条致富路。

  “与我的老家比,这里的群众生活还比较苦,我就想多为他们做点事。”谈起为何主动要求把工作调到阿里,韩俊文告诉记者,对西藏来说牧业发展十分关键,但一直没有突破,他十分喜欢这个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如果能做成点事也不负自己的技术。

  对人工种草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农牧民群众有着特别的牵挂,这就是他,一个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有着泥土底色的基层农牧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