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绵羊养殖过程中须预防三病

时间:2022-05-10 编辑:Eva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夏季高温高湿,在绵羊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和防疫措施不到位,极易发生和流行绵羊传染性脓疱、羊的蓝舌病和羊肠毒血症三种病,直接影响着养羊业的发展并造成经济损失,我们必须认真加以防治。

夏季绵羊养殖过程中须预防三病

夏季高温高湿,在绵羊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和防疫措施不到位,极易发生和流行绵羊传染性脓疱、羊的蓝舌病和羊肠毒血症三种病,直接影响着养羊业的发展并造成经济损失,我们必须认真加以防治。

夏季绵羊养殖过程中常见三种病的防治方法如下:

一、夏季绵羊养殖过程中要防治绵羊传染性脓疱:

俗称“羊口疮”,它的病原体为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传染性脓疱病毒,3―6月龄的幼羊最易发感染,主要通过圈舍、饲养用具和皮肤擦伤传播,一旦发生可危害绵羊多年。

1、 夏季绵羊养殖时传染性脓疱临床特征:

潜伏期4―7天,通常在羊的口唇部皮肤和粘膜见到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的疣状厚痂,肉芽组织增生,使口唇肿大,影响采食,往往病羊是因衰弱而亡,病程为2―3周。

2、夏季绵羊养殖时传染性脓疱防治措施:

严禁从疫区引进绵羊,并建立绵羊引进隔离观察制度;可在每年3月或9月用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在羊只口腔粘膜内接种免疫;幼、羔羊口腔粘膜娇嫩,易引起外伤,应避免饲喂粗硬饲料,防止感染;发病后,用2%的火碱对羊舍及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并对病羊进行隔离治疗,可用食醋或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再涂以碘甘油或抗生素软膏,每天两次。

二、夏季绵羊养殖时要防治绵羊蓝舌病:

病原体为呼肠孤病毒科的蓝舌病病毒,因患病羊只舌呈蓝紫色而得名。库蠓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病毒可经胎盘侵害胎儿。

1、绵羊养殖时蓝舌病临床特征:潜伏期3―8天,病羊发热高达42℃,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口腔粘膜充血,舌呈蓝紫色,数日后口、舌上皮粘膜糜烂,头、耳和喉部可发生水肿,有的见咳嗽、血样下痢症状;妊娠绵羊可出现流产、死胎或胎儿先天异常。病程为6―14天,病死率达2%―30%。

2、注意与传染性脓疱的鉴别:蓝舌病除病羊舌见蓝紫色外,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明显,而传染性脓疱主要侵害幼羊,一般不出现体温升高及全身症状,病变只发生在口唇部。

3、绵羊养殖时要防治绵羊蓝舌病防治措施:防重于治,从外地引进绵羊时,要严格检疫;夏季做好消灭库蠓工作,保持绵羊圈舍清洁卫生,防止库蠓叮咬;患病羊只用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等对患部进行冲洗,溃疡面涂抹碘甘油或冰硼散,每天2―3次,并用磺胺类或抗生素类药物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做好病羊的防晒,保证营养均衡。

三、夏季绵羊养殖时要防治羊肠毒血症:

病原体d型魏氏梭菌在羊只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可引发本病,主要侵害1岁左右、膘情好的绵羊。雨季、气候骤变及过食大量青绿多汁饲料常可诱发本病,呈散发性。

1、绵羊养殖时羊肠毒血症临床特征:突然发作,很少能见到症状,或在看出症状后突然倒地死亡;有症状的以抽搐为主,见四肢强烈划动,肌肉抽搐,眼球转动,磨牙,口鼻出沫,常于2―4小时内死亡;有的呈昏睡状,有的伴有腹泻,排黑色或深绿色粪便,3―4小时内静静地死去。

2、绵羊养殖时羊肠毒血症病理剖检:肾脏表面充血,实质松软如泥,稍压即碎烂;小肠充血、出血,整个肠道呈血红色。

3、绵羊养殖时羊肠毒血症防治措施:严格执行禁牧圈养制度,不要将羊只赶到户外,特别是草坡地上去放牧;每年春季接种羊三联(羊快疫、羊猝阻、羊肠毒血症)或羊四联(除前三联外,另加羔羊痢疾);科学调整绵羊的饲料结构,切实防止过食青绿多汁饲料,加强运动,增强绵羊的体质;病程稍长的,可尝试用磺胺脒10―25克,并用青霉素160万单位、链霉素500毫克混合肌注,一日三次,有一定疗效。

总结:

夏季绵羊养殖时一定要提升养殖技术,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另外,更多相关的文章和疾病防治请登录农民传道网了解。

    标签: 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