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丝黑穗病是什么 发病条件 黑穗病如何防治

时间:2024-03-19 编辑:Aaro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大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极为广泛。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其中玉米丝黑穗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小编将为大家介绍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技巧,供大家参考。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在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普遍发生。此病自1919年在中国东北首次报道以来,扩展蔓延很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从中国来看,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发病较重。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地块达60%~70%,损失惨重。20世纪80年代,玉米丝黑穗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发病条件

(一) 感病品种的大量种植,是导致丝黑穗病严重发生的因素之一。另外,病原菌可能出现新的生理小种,导致原来抗病的品种丧失抗性。

(二) 长期连作致使土壤含菌量迅速增加。据报道,如果以病株率来反映菌量,那么土壤中含菌量每年可大约增长10 倍。

(三) 使用未腐熟的厩肥。据试验,施猪粪的田块发病率为0.1%,而沟施带菌牛粪的田块发病率高达17.4%~23%,铺施牛粪的田块发病率为10.6%~11.1%。

(四) 种子带菌未经消毒、病株残体未被妥善处理都会使土壤中菌量增加,导致该病的严重发生。

(五) 玉米播种至出苗期间的土壤温、湿度与发病关系极为密切。土壤温度在15~30℃范围内都利于病菌侵入,以25℃最为适宜。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病菌侵入,在20%的湿度条件下发病率最高。另外,海拔越高、播种过深、种子生活力弱的情况下发病较重。 侵染温限15~35℃,适宜侵染温度20~30℃,25℃最适。土壤含水量低于12%或高于29%不利其发病。

预防方法

(1)轮作。在上年发生“乌米”严重地块,力争轮作,种植玉米以外的其他作物,避免土壤中病菌的传病。

(2)施用净肥。采用有机肥时,一定要充分腐熟,通过高温发酵杀死病菌孢子后再施用。

(3)种子包衣或拌种消毒。机械播种玉米时,要采用含有立克秀(戊唑醇)成分的种衣剂,播前进行包衣处理,既可杀死病子上携带的病菌,播于土中后,又可形成药剂保护圈,预防土壤中病菌的侵害,预防发病。催芽坐水种时,要采用2%立克秀(戊唑醇)按种子重量的0.6%拌种后再播种,防病效果也很好,并对种子安全。也可以用12.5%速保利(烯唑醇),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防病效果也很好。应该指出的是用含有多菌灵、福美双的种衣剂对本病防效较差,不宜选用。

(4)消灭病株,减少菌源。受该病为害的玉米苗,在6—7叶期,表现为矮化,茎基膨大,下粗上细,节间缩短,株形弯曲,叶片密集,叶色浓绿,有的重病株分蘖增多而簇生,可结合人工定苗或铲地,将显出上述症状的病苗拔出或铲掉,消灭病株。在玉米拨节后,病株症状更为明显,可人工查田,趁“乌米”尚未散粉前,割除病株,减少菌源。还可结合隔行去雄时,再割一遍病株,更利通风透光增产。

以上就是有关玉米丝黑穗病的相关解答,想了解更多行业内容,可以关注微信号了解更多,关注之后也可以留言回复你想了解的行业信息。

    标签: 病株 玉米 黑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