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金针虫如何防治 小麦金针虫防治措施

时间:2021-04-22 编辑:Berg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金针虫是危害小麦的一种严重地下害虫,这种虫害的危害性极其大,常常造成小麦的缺苗断垄,严重时可使全田毁种,造成小麦的绝收,所以提醒广大农民朋友积极行动起来查治小麦金针虫。那么小麦金针虫如何防治呢?下面农技之家农资网给大家详细介绍下小麦金针虫防治措施。

一、危害特点

取食小麦种子胚乳:

造成种子发不了芽,从地面看出现缺苗断垄。

取食麦苗幼根:

小麦出苗后,取食小麦须根及主根,使麦苗地上部分枯死。

取食分蘖节:

当麦苗开始形成次生根及分蘖时,幼虫取食地下茎、茎基部。将分蘖节蛀成孔洞,小麦地上部枯死,造成死苗、缺苗。

成虫喜欢啃食小麦苗的叶片边缘或叶片中部叶肉,残留叶片一面的叶表皮和纤维状叶脉,被害叶片干枯后,呈不规则残缺破损,并喜欢吮吸折断的小麦麦秆中流出的汁液。

小麦生长中后期,钻蛀到小麦根部节间内,蛀食根部维管束组织,呈碎屑状,使麦株地上部分失去水肥供应,田间出现青枯、白穗,从而导致减产。

二、形态特征

金针虫又叫叩头虫,属鞘翅目,叩头甲科,成虫一般颜色较暗,黑或黑褐色,体形细长或扁平,头部生有1对梳状或锯齿状触角。胸部着生3对细长的足,胸部下侧有一个爪,受压时可伸入胸腔。头部能上下活动似叩头状,故俗称“叩头虫”。当叩头虫仰卧,优质专用小麦播种技术若突然敲击爪,叩头虫即会弹起,向后跳跃。根据种类不同,幼虫期1~3年,蛹在土中的土室内,蛹期大约3周。成虫体长8~9毫米或14~18毫米,依种类而异。幼虫体细长,25~30毫米,金黄或茶褐色,并有光泽,故名“金针虫”。身体生有同色细毛,3对胸足大小相同。卵乳白色,圆形或近椭圆形。

三、发生规律

沟金针虫约三年一代,以成虫或幼虫在30~120厘米深的土层内越冬,来年3月中旬当10厘米土层土温达到4~8℃时幼虫开始上升活动;3月下旬土温为8~12℃时,上升到小麦根际进行危害;4月中旬左右危害最重;5月中旬土温升高,幼虫向13~17厘米土层深处移动,土温为21~22℃时停止危害;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表土温度渐低(6~10厘米土层土温约18℃)时幼虫又回升到13厘米以上的土层活动,危害秋播麦苗。沟金针虫适宜有机质少、疏松沙质土壤中,适宜的土壤湿度为15~18%,较能适应干燥,主要发生在旱地麦田。

细胸金针虫的生活习性基本上与沟金针虫相同,只不过比沟金针虫更适应低温,适宜在有机质丰富的粉沙粘土或粘土中,适宜土壤含水量为20~25%,主要发生在水浇地或潮湿低地。早春为害严重,一般土温超过17℃时停止为害。

四、小麦金针虫如何防治

防治前要调查虫情,每点取1/4平方米,挖虫深度为:春季3~17厘米,秋季20厘米,如果平均每平方米有虫2~3头时要及时防治。

1、农业防治

浇水压虫:

当麦田发生金针虫危害时,适时浇水,可减轻金针虫危害,当土壤湿度达到35~40%时,金针虫停止危害,下潜到15~30厘米深的土层中。

深翻和精细整地:

麦收后及时伏耕,破坏蛹室及蛰后成虫的土室,并将部分成虫、幼虫、蛹翻至地表,使其遭受不良气候的影响和天敌的杀害,增加死亡率。

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轮作倒茬或水旱轮作

是清除田边地头的杂草,破坏越冬场所

2、灯光诱杀

利用金针虫成虫趋光性,于成虫发生期在田间地头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

毒土防治:小麦返青后发现有金针虫危害时,每亩用2.5%敌百虫粉1.5~2千克,加细土75千克拌匀,在麦垄旁开沟,并顺沟均匀施入地下。

浇药水:春天小麦返青后发现金针虫危害后,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浇灌。

毒粪、毒肥防治:每亩用2.5%敌百虫粉拌干粪100千克,结合施肥施入土中,也可以用3911颗粒剂(甲拌磷)1.5~2千克,或呋喃丹1.5~2千克拌入化肥中,随播种施入地下,效果较好。

到小麦生长后期用50%辛硫磷0.5公斤加水60公斤至75公斤灌根,可有效预防金针虫。

五、注意事项

一是金针虫一年中会有两次危害时期,如果冬前没有进行防治的麦田,来年春季小麦返青后一定要密切注意,一旦发现有地段收到金针虫的危害,立即用药防治,尽量减轻损失;二是金针虫2~3年才能孵化为成虫,在地下活动时间较长,所以还要克服松懈思想,注意田间调查,如有金针虫危害,立即用药剂灌根,严控虫害扩大漫延。

以上本文介绍的就是关于小麦金针虫如何防治,小麦金针虫防治措施的详细情况,感谢大家的查阅和支持。冬小麦马上就要开始种植,所以做好万全准备,才是帮助小麦高产的关键。

    标签: 金针虫 小麦 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