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炮节流行在一些少数民族中,这是一各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一项有趣的体育运动,深受少数民族人民的喜爱。那么,壮族花炮节是几月几日?壮族花炮节吃什么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壮族的花炮节是哪一天吧。
壮族的花炮节是几月几日
壮族的花炮节是农历二月初二。
壮族的“二月二”抢花炮民俗文化节,象征着“鸿运福”,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以求得幸福的美好福愿。
抢花炮原为还愿求嗣的民间宗教仪俗,现已发展成为群众性文体活动。经过多年延续,孙头坡抢头炮活动亦呈现与时俱进,越具规模的趋势。
抢花炮在邕宁壮族地区久负盛名,已有600年历史。其中,以中和乡孙头坡花炮节最为盛大壮观。因为孙头坡抢花炮的规模大,又有很多民俗表演,这一天,当地壮族人民举行舞龙、舞狮、舞麒麟等民俗文化巡演,举行唱戏、对歌、抛绣球、板鞋竞速,并在金山设坛祈求平安,举办抢花炮活动,节目丰富多彩。附近乡镇都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抬炮巡村,舞狮助阵;千人村宴,山歌比赛。
整个活动从农历二月二到二月四结束,每年都能呈现万人观炮的盛景。因为抢花炮的过程异常激烈刺激,所以被国外游客、国外研究民间体育活动的专家誉为“东方橄榄球”。
未来,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邕宁壮族区政府致力于将孙头坡抢花炮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民俗活动打造成为有品牌影响力的特色民俗文化节,形成更加鲜明的特色文化,为促进邕宁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节日都规定必须说什么的,不像中国春节吃饺子,十五吃元宵,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花炮节没有并别说明吃什么?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壮族人的饮食。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
壮族对禽畜肉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区却酷爱吃狗肉。猪肉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
壮族喜爱猎食烹调野味、昆虫。壮族对三七的食疗颇有研究,利用三七花、叶、根、须做菜很有特色。擅长烤、炸、炖、腌、卤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壮家烧鸭、盐风肝、脆熘蜂儿、五香豆虫、油炸沙虫、皮肝糁、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鸡、岜夯鸡等。
壮族有许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主要有:马脚杆,鱼生,烤乳猪,宁明壮粽,状元把,白切狗肉,壮家酥鸡,清炖破脸狗,龙泵三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