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水稻负泥虫

时间:2024-02-10 编辑:Burk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水稻负泥虫又称背粪虫、巴巴虫、泥苞虫等。属鞘翅目、负泥虫科。水稻负泥虫在东北三省一般是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在背风向阳的坡地杂草或土缝内越冬,自五月下旬起成虫迁入稻田危害.六月上旬产卵,六月中旬至七月下旬为幼虫危害盛期,经过15~20天,老熟幼虫在叶片或叶鞘内作茧化蛹,七月下旬,羽化为成虫,经取食后陆续迁向越冬场所。水稻负泥虫的成虫和幼虫都危害叶片,以幼虫危害较重。连续舐食叶肉,留下表皮,轻则叶片出现白条斑,重则稻田一片枯白。使水稻生育迟缓,植株矮小,分孽少,一旦发生可使水稻减产5~10%,严重可减产20%以上。低温寡照、高湿、雨水较多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水稻负泥虫的发生。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结合积肥,消除田边、路旁及沟边的杂草,消灭越冬寄主,减少虫源;培育壮秧,提高秧苗抗虫能力。2.人工扫虫:在清晨露水消失前。田间放大水(大水漫灌),用扫帚将叶片上的负泥虫轻轻扫落至水中,连续3~4天,每天一次,可达到95%以上的防虫效果。3.药剂防治:采用内吸与触杀型杀虫剂混用的方法。田间放小水(田间正常管理),防治成虫要在成虫大量迁入稻田、温度较高的中午进行。防治幼虫应在田间孵化70~80%,幼虫小米粒大小时进行。使用药剂有40%的氧化乐果600倍液与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与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也可与2.5%的敌杀死,混合喷雾,每公顷600~750千克药液。
    标签: 成虫 幼虫 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