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拐枣简介

时间:2023-11-29 编辑:Juli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神奇植物:沙拐枣。沙拐枣是荒漠地区,特别是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分布的主要类群之一,对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价值。一起来看一下吧沙拐枣简介

沙拐枣简介

沙拐枣为蓼科灌木。高50~150厘米。分枝短,开展,老枝灰白色; 一年生枝草质,绿色。叶细鳞片状,长2~4毫米。花2~3朵簇生于叶腋,两性,粉红色;花梗细弱, 下部有关节; 花被5片, 卵形; 雄蕊12~16, 与花被近等长;瘦果椭圆形,顶端锐尖,基部狭窄,连刺毛直径10毫米,长10~12毫米;肋状突起不明显,每一肋状突起有3行刺毛;刺毛稀疏,刺毛叉状分枝2~3次, 细弱而脆, 易折断 。主要分布于干旱地区中的沙漠和砾质、土质戈壁上种类较多,约有20余种,其中多数为小灌木,为防风固沙植物。其根及带果全株均可入药,种子富含油脂,可试作榨油材料。

沙拐枣简介

沙拐枣果实(包括刺)宽椭圆形,通常长8-12毫米,宽7-11毫米;瘦果不扭转、微扭转或极扭转,条形、窄椭圆形至宽椭圆形;果肋突起或突起不明显,沟槽稍宽成狭窄,每肋有刺2-3行;刺等长或长于瘦果之宽,细弱,毛发状,质脆,易折断,较密或较稀疏,基部不扩大或稍扩大,中部2-3次2-3分叉。花期5-7月,果期6-8月,在新疆东部,8月出现第二次花果。

沙拐枣简介

沙拐枣的特征变异较大。分布于我国东部(内蒙古)者:瘦果宽椭圆形,肋不明显,不扭转或微扭转,每肋通常3行刺;刺稠密,较细,易脆。分布于西部(新疆)者:瘦果窄椭圆形,肋较明显,不扭转、微扭转至扭转;每肋刺2行,往往较稀疏,少数稍密,基部有时稍扩大。产于甘肃河西走廊的标本,其瘦果近于内蒙古植株的特征,但刺较稀疏,质较硬,每肋刺2行,肋中部凸起,似乎是刺3行与2行的过渡特征。

沙拐枣简介

沙拐枣中含粗蛋白质6.25%,粗脂肪2.35%,粗纤维28.10%,无氮浸出物58.35%,粗灰分4.95%,钙 1.15%, 磷0.10%。适口性中等。夏秋季绵羊、山羊喜食嫩枝叶及果实,冬春采食较差。骆驼一年四季喜食,马与牛不喜食。为一种先锋固沙植物。

沙拐枣的功效及作用

沙拐枣味苦涩,性微温。根治小便混浊;全草治皮肤皲裂。①治小便浑浊:沙拐枣根15~30克。水煎服。②治皮肤皲裂;沙拐枣全草,研末,调油膏外涂或煎水外洗。

生态价值

沙拐枣对沙漠环境的适应有几个特点,一是它基本没有叶片,叶子缩小成托叶状包裹在枝条的节间,使枝条节间很短,拐来拐去,使它们有了"拐枣"之名。叶子变形后,光合作用的功能转交给了当年的新枝,新枝是绿色的,也有叶绿细胞,可以执行同化作用功能,这种绿色新枝也叫"营养枝"或"同化枝"。二是它的根系很发达,主根可深至3米以下,水平根系分布在浅地表,可伸长至二三十米,也就是一株沙拐枣占领有几十、几百平方米的面积,保证了植株的水分供应,在有水分的条件时,水平根上也能萌发出新枝来。

沙拐枣简介

几种大灌木的沙拐枣都有很强的生长势,生根、发芽、生长都很快,在沙地水分条件好时,一年就能长高两三米,当年即能发挥良好的防风固沙能力,而且在大风沙条件下,有"水涨船高"的本领,生长的速度远超过沙埋的速度,即使沙丘升高七八米,它也能在沙丘顶上傲然屹立,绿枝飘扬,似乎在嘲笑风沙。因此,人们选用它作为防风固沙的先锋植物。在新疆吐鲁番盆地腹心的流动沙地上,就有几千亩人工播种形成的沙拐枣林地,成为新疆大面积固沙造林的样板,带动了新疆乃至西北地区的防风治沙。它们依靠一次灌溉成林,捍卫了绿洲宁静。而沙拐枣林地中,上百万株沙拐枣,以不同的果实形态、先后的结果期、大量的果实,从4月到6月,在沙漠中形成特殊、美丽的景观,吸引了大量游人前往观赏。人们在赞赏沙拐枣防风固沙能力的同时,也得到了莫大的眼目享受,沙漠的壮美让人们惊叹和留连!

沙拐枣简介

看了以上介绍,您对沙拐枣有了一定的认识吧?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神奇美妙的自然生态环境,我们在感叹的同时更应该赞美人们改造自然,美化自然所做出的努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