蕹菜白锈病的防治方法

时间:2024-02-13 编辑:Burk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白锈病为蕹菜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保护地、露地都发病。通常病株零星,轻度影响生产,严重时病株可达80%以上,显著影响蕹菜品质。  [症状]此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亦侵害嫩茎和叶柄。叶片受害,叶正面初出现淡黄色至黄绿色斑点,后逐渐变褐,在叶背形成白色隆起状疱斑,后期疱斑破裂散出白色孢子囊。病害严重时,病斑密布,致叶片畸形或脱落。叶柄和嫩茎受害,肿胀畸形,直径增粗,内含大量卵孢子,亦可形成大量白色孢子囊。  [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残体遗落在土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卵孢子主要形成于根和茎基部的肿瘤内,大量遗落到土壤中。蕹菜生长期病菌主要以孢子囊随风雨传播,形成再侵染。孢子囊萌发适温20-35℃,以25-30℃最客厅。病害发生与发展直接受空气湿度控制,只有寄主在幼嫩时期其表面有水膜或游离水时病菌能够侵染。此外,隔年轮作可大幅度减少卵孢子数量,水旱轮作可完全消除卵孢子。  [防治方法]1.选用无病种子,播种前可用种子重量0.3%的72%凯克灵可湿性粉剂,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拌种。2.重病地区1年以上轮作,最好实行非旋花科作物轮作。3.加强田间通风排水,降低空气湿度。4.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4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凯克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7一15天防治1次,根据病情防治l一3次。